新华社杭州9月10日电(记者唐弢)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……”
这是1076年的丙辰中秋,苏轼对着当空皓月和遍地银辉,句成千古。而此时宋朝子民也都在欢庆中秋节令。
古往今来,原同一月,而今中秋,人们也开始穿上宋式汉服,流连市集,或观赏点茶技艺,细品诗酒茶,体验民间游艺之趣;或化身才华横溢的词人,吟词弄墨;或观看轻歌曼舞、乘舟巡游,尽情体味中秋民俗之乐。
月色下的杭州西湖。(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供图)
——拜月
宋时中秋,不论男女皆会拜月,或是外出登楼,或是泛舟湖上,所求各有不同。男性期盼早日蟾宫折桂,科举高中。女性则希望自己貌似嫦娥,颜如皓月。
秋日的杭州西湖上,静谧幽静,微风拂过,湖面波光粼粼。三潭印月处,三座瓶型石塔立在湖中。古时中秋之夜,人们在三座石塔中点燃蜡烛,用纸将塔内圆孔罩住,待皓月当空时,月光、烛光和湖光交织,空中月、水中月、塔中月相融。湖边亭中的祭桌上,香炉一盏,清酒三樽,盘碟中盛放着水果、糕点等各色祭品。人们迎着满湖月色,上香、祭酒、读祝、拜月……
拜月仪式现场。(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供图)
时至今日,拜月祈福的传统依旧延续。今年中秋,杭州城隍阁的拜月台前热闹非凡,市民、游客登阁远眺,俯瞰西湖全景,行拜月之礼,伴随着悦耳的丝竹雅乐,品尝着城隍阁的中秋特别茶食。
游客章先生说,古时拜月,表达的是期盼,对美好的追求,历经千年永不停息;今时拜月,表达的是祝福,月圆人圆,大家安定,小家安康。
——燃灯
“碧树阴圆,绿阶露满。金波潋滟堆瑶盏。”
在宋代江浙地区,有中秋节燃灯、放灯的习俗。
今年中秋,灯“上”了船。9日晚,杭州西湖边微风阵阵,33艘手划船在船头装点上了圆形月亮灯。船动“月”升,夜静“月”明,与天上月亮,水中月影,相映成趣。夜晚7点时分,游客陆续上船,他们四人一组、五人一群泛舟赏月。行至途中,中秋主题的国艺雅乐缥缈而来,更添几分宋韵中秋的氛围。
游客乘坐“月亮船”游湖赏月。(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供图)
看着一艘艘“月亮船”在湖面荡漾,岸边的游客鲁女士不由感慨,“此刻的西湖诗意般地呈现了传统民俗,让我和家人感受到了这份中秋浪漫。”
而在西湖的不远处,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,500余只“宋式灯笼”又一次在佳节点亮,游客在“临安城”与杭州之间“穿梭”,长街上灯火如豆,宋风雅韵的历史感扑面而来。
——游园
“闾里儿童,连宵嬉戏。夜市骈阗,至于通晓。”
在宋人孟元老的记忆中,宋时的中秋游园是热闹而恣意的:“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”。
今时喧嚣依旧,中秋夜,杭州建德市的严州古城俨然成了游园场,古城澄清门下,历经600余年风霜的老城墙开启了“灯光秀”,铺展开严州千年的历史画卷。门外舞者用舒展柔美的宋韵舞姿欢迎八方来客,游人在宋代制式的仪仗队伍护送下走入城中。
严州古城内的古风夜市吸引游客驻足。(建德市梅城镇微融媒体中心供图)
城内,皎皎明月照进古街,繁华市井间人头攒动,有店家正用古朴的宣纸绘制灯面,做一盏中秋宫灯,引得众人围观。不远处茶馆酒肆旁的舞者衣袂翩翩,随风而舞。
以中秋为媒,以民俗为介,现代与古代的碰撞,将都市的喧嚣融入人间烟火里,伴随着灯火通明的夜,燃起人心里每一寸的欢腾。